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0:38 点击次数:161
2024年5月27日,在第二届漓江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,刘楚昕凭借小说《泥潭》获得了虚构类奖项。当他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时,刘楚昕的眼中闪烁着无尽的情感,讲述了自己与已故初恋女友的动人故事。
原以为他会分享一段甜蜜的爱情回忆,然而结局却令人心碎——女友因病去世。他在讲述过程中哽咽,时而按住眼角,拼命抑制着泪水的涌出。“越过山丘,却发现无人等候。”这句女友生前喜欢的歌词,最终成为了他情感的宣泄点,让现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。
然而,刘楚昕的悲伤并不仅仅源自爱情的失落,更来自于他内心对理想与生活的深刻理解。1991年,他出生于湖北荆州,后来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求学,最终取得博士学位,现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。尽管如此,刘楚昕的文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
展开剩余77%在十二三岁时,他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并立志成为一名作家。他坦言,这份愿望像是童年时期的一场梦,虽然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醒来,但他一直未曾放弃。19岁时,他开始尝试写作,父亲去世的那一刻,成为了他创作的契机。在父亲葬礼上的震撼让他下定决心,要写小说,记录生命中的一切。
接下来的十几年,刘楚昕一直在尝试写作,但作品始终未能发表。尽管如此,他的坚持没有停止。每次编辑给予的评语和修改意见,虽然没有直接的成果,却成为他进步的动力。2013年,他开始构思小说《泥潭》,历经几年的打磨和修改,直到2024年才完成终稿。初稿的50万字被大幅削减至13万字,伴随他思想的成熟,作品的风格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。长达十几年的写作过程,他形容为“像是陷入泥潭”,但他也深知,在苦涩中坚持下去,自己最终走出了困境。
刘楚昕的女友曾说:“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,但回头想想,都是传奇。”正是这句话,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。余华在颁奖时也感慨万分:“他写了20年,一篇都没发表过,但始终坚持了下来,证明了只要坚持,幸运就会来到。”这份坚持,不仅仅是对文学的执着,也是在不为人知的岁月里默默积蓄的力量。
回忆起那段岁月,刘楚昕说,他与女友相识于2017年,当时他正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因为长期的写作被拒稿,家人并不理解他,只有女友一如既往地支持他,不断鼓励他,并称他为“天才”。尽管有时候他为了写作而放弃与女友的相聚,但她总是默默支持,理解他的坚持。两人曾约定,若他成功发表并获奖,定会给她送上一份礼物。
2020年,女友在听到一首歌时提到那句歌词:“越过山丘,却发现无人守候。”她说,这句歌词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含义,若有一天刘楚昕获奖,但她和家人都不再时,他便会理解其中的悲凉。那时,他没有多想,直到一年后,女友因胃癌去世,这句歌词成了她的预言。
女友去世后,刘楚昕整理她的遗物时,发现了一封信。信中写道:“希望你在痛苦中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。”这句话成了他继续写作的灯塔,指引着他走出失落。
刘楚昕表示,讲述女友的故事是他长久以来的心愿,他希望让大家了解女友,并让她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。获奖当天,漓江细雨纷飞,许多网友感叹:“那雨大概是她在天上为你喜极而泣吧。”
虽然刘楚昕经历了重重磨难,但他依然幸运。女友无怨无悔地支持他,给予他力量。在这个物质至上的世界里,他们的爱情无疑显得格外纯粹珍贵。在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的同时,很多人都忽略了在成功之前的孤独与坚持。刘楚昕的故事提醒我们,只有在那些无人问津的日子里默默坚守,才能迎来一鸣惊人的时刻。
5月29日,余华在浙江参加文学活动时谈到刘楚昕的获奖,表示这意味着新人作家要想崭露头角是多么不容易。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也表示,评选出的新人作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刘楚昕的获奖不仅让漓江文学奖受到了更大的关注,也为新人作家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机会。
刘楚昕表示,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的奖项帮助扶持新人作家。他坦言,漓江文学奖和他的成功是相辅相成的,而这首先归功于评委们对新人的包容与支持。他呼吁更多机会给予年轻创作者,鼓励他们在困境中坚持与追寻梦想。
尽管如此,刘楚昕依然保持着清醒。他在获奖后发表致谢信时表示,他更希望人们关注的是他的作品,而非他的个人生活和经历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声与喧嚣,他渴望继续专注于创作。
刘楚昕的故事,既是一个文学创作者追求梦想的故事,也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。虽然他在追逐成功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失落,但也正是这些让他更加珍惜身边的爱与陪伴。他的获奖,并非终点,而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。
发布于:山东省下一篇:日本汽车业委曲难求全